5月8日,平平无奇的周六,是五月一场托福考试的日子。
抓今天的考生复盘考试情况、分析问题,与各科任课老师探讨学生当前的水平、瓶颈、学习建议,和课程顾问交流学生后续的提分方案,找家长交换孩子近期的心理状况及学习状态的情报,清扫一轮关注的公众号里关于留学、教育、托雅SAT考情的新资讯和资源,对照记录把本届学生当前的标化分数、单科小分、当前在做的学习安排在心里挨个盘一遍,清点一下约定打卡的学生们近日的“业绩”完成情况,在学生群里发个红包钓鱼执法看看谁在摸鱼玩手机…
平淡的一天过去,留言提醒S同学明天过来奇砾自习的时候,不经意瞄到之前的聊天记录,记忆拉回前天,她坐在我身边,一边抱怨着“背单词好辛苦,要摸下鱼才有动力继续”,一边在手机上刷着各种“手工自制贺卡流程”教学视频,说要挑一个“自己的手能够学得来的”样式制作一张贺卡,送给妈妈做母亲节礼物。当时的我说了一句“母亲节我也要给我妈送礼物”,她便很热心地将自己精选出来的样式的制作流程视频分享给我…看到手机里的视频链接,我才恍然想起,明天
5月9日,是母亲节呀……
因为职业关系,我接触到很多的学生,也因此与他们的母亲结缘。或许在孩子们的教育内卷赛中,母亲扮演的角色,不是超人——而是惶恐的“愚人”,矛盾的“坏人”,负疚的“罪人”。
一位妈妈
惶恐的“愚人”
再智慧的母亲也无法了解教育一个孩子成长的所有事,许多东西她因为不懂,所以惶恐。妈妈不是超人,只是无助的“愚人”。
L同学是我很牵挂的一位学生。我和他们家庭相识5年,这期间他经历中考,升学,转学美高,疫情滞留国外的种种,我和他妈妈始终保持着联络。这么多学生中我对他印象深刻的原因有两个。开始是因为:我觉得,L同学的妈妈好像“不太聪明的样子”……
这是位非常柔和的家长,她说话做事不紧不慢,身上有种明显的钝感力,看不到一丝丝精明算计的气质(让人想起温和友好的大象或者行动缓慢的海龟),她似乎很容易信任他人,又不太有主见,让人不由地担心她遇到品行不良的人会吃亏上当。5年前相遇时,她对留学、考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,只是因为听几位朋友说奇砾口碑不错、家距离奇砾近这两个因素,咨询当天就在奇砾报名课程了。咨询过程中她也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提问,让人不由担心:L妈妈这样的性格,是否能为L同学未来的成长和教育做出合适的选择?
然而令人意外的是,在L同学开始考虑要出国读书后的这几年里,他妈妈加了非常多的群(有时候家长群里会看到她热心地为其他家长答疑解惑,然后补充一句“是从其他群里看到的”,或者从其他群里转发一些留学相关信息咨询之类的)。福州的留学中介和补习机构的顾问老师的联系方式她应该都有(除我之外,奇砾每位顾问老师的微信她也都有加,每次报名参加讲座活动累计起来的)。她参加了非常多场讲座,和留学相关的,和升学相关的,和中考相关的,和孩子心理相关的,和语言考试相关的,和孩子记忆力相关的(L妈妈出席讲座和参与提问讨论的频率太高,她认识的福州留学行业内的人比我还要多),我几乎怀疑她是把她知道的、有时间参加的所有活动都参加了。朋友圈里也经常转发各种线上讲座的信息。她这样勤勤恳恳收集的资讯,可能很多都是与L同学不甚相关,或者只是重复冗余的无用功。但这些年她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着各种知识信息,只为在繁杂的信息中沙里淘金,用笨拙的方法为她的孩子开拓出一片无雷无坑安全区。
在她身上我看到很多母亲的缩影,有的妈妈说“跑遍了福州所有的留学机构,一家家试听对比过去,然后选择了你们奇砾”——用体验和试错来降低踩坑风险。
有的妈妈说“老师,一个孩子对于奇砾来说只是众多学生中的一个,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,却是全部的希望”“老师,这些考试我完全不懂,麻烦您对孩子多费心,都托付给您了”“老师,学习上的事情听您的安排,有什么我们家长可以支持配合的您随时开口”——用真诚来交付殷殷嘱托和寄望。
有的妈妈说:“老师,麻烦您和我说说孩子这两天的学习情况,她在家都关着房门,什么都不让我们过问,我也不知道她学的怎么样”——用交流来传达深沉的关怀。
孩子们总是说“跟你说又有什么用?你什么都不懂!”
确实,妈妈们有时候也总是不太聪明的样子,很多地方做得不好:不懂心理学和说话技巧;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和我们沟通;不懂择校择业,标化提分;不懂国际形势和教育趋势;不知道该如何帮我们铺筑安稳的未来……
是否每位妈妈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无助和不安——担心因为自己的闭塞和过失,让孩子错失好的选择?妈妈从不是超人,只是惶恐的“愚人”。
第二位妈妈
矛盾的“坏人”
想让孩子拥有一切的美好,但世事难两全,所以母亲永远在矛盾,永远是坏人。
X同学是令人气笑不得的一位熊孩子,对外人他举止温柔有礼,说话轻声慢语,眸光真诚清透——然而等熟悉之后就会发现,“乖孩子”表象下,是个一本正经吹牛扯淡的纯逗比。
上图文字聊天记录
来源于与X同学真实沟通素材
教过他的老师们都说他很聪明——只要再勤奋刻苦踏实一些,一定能学好——但他如果乖乖听话就不是熊孩子而是别人家的孩子了。X同学连上课迟到都能自己给自己发小红花:“我是因为在家里赶作业才迟到的,你们要表扬我”。这样一位在十七八岁“高龄”还保持着七八岁童心的娃,终进入了奇砾高分榜,录了美本TO P30的名校,真的是令老母亲和班主任欣喜若狂笑出猪叫声,还能互吹彩虹屁半年。
在和这个家庭相伴的两年中,让我感触深的不是孩子的性格,而是他妈妈为保护他的灵性而付出的耐心、包容和爱。她从未抱怨,总是用微笑和智慧化解孩子制造的种种麻烦和“危机”,以至于可能孩子本人难以察觉,在他的录取offer尘埃落定之前,妈妈的内心时刻都在矛盾、纠结、拉锯——我是不是做错了,是不是耽误了他的潜质?如果逼他一把,强硬一些,他的未来是否会更好?
上过学的人都知道,学习本身是一个枯燥的反人性的过程。青春期有太多诱惑都比学习好玩,不用妈妈操心就能自己沉溺学习的娃太少,绝大多数孩子在年少时还没有自卷意识,时不时想在学海无涯的寂寞快乐地进行摸鱼活动。正如近些年热播的电视剧《小舍得》《小别离》《小内卷》,每个家长心里,都会住着一个虎妈和一个佛系妈常年相互斗争,矛盾激烈。
大多数时候占上风的常常是虎妈。孩子不乐意学得太辛苦,家长联合老师用尽一切方法让孩子把时间花在学习上。为了孩子的未来,选择做个坏人。亲子关系的日常变成:不谈学习母慈子孝,一谈学习鸡飞狗跳。在我服务的学生和家庭中,很多妈妈虽然选择了当虎妈,但可能有时候只是纸老虎,强硬不起来,或者害怕伤害和孩子之间的和谐,经常战术性谦让地让我来做坏人。还有很多家庭积怨甚重,因为一直以来打鸡血的时候没把握好量和姿势,孩子被压得情绪出问题,家长被气得身体出问题,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和亲密感被不可逆的磨损。妈妈成为孩子心中难以沟通的坏人。
而选择佛系的妈妈,代价是长久的焦虑和自我怀疑,迷茫内疚,担心自己的选择是错的,尤其是在高度内卷的大环境下,看到别人家的“牛蛙”及其家长们目标远大,规划清晰,意志坚定,全力拼搏。再看看自己家傻孩子,幼稚散漫不主动,随遇而安不想卷,可气的是还全都是自己给惯出来的,一旦孩子因此失去机会,妈妈就成了自己心中难以谅解的坏人。
是否每位妈妈在孩子的教育之路上都是一边矛盾,一边成为坏人?虎妈成为孩子心中啰嗦蛮横唯成绩论的坏人,佛系妈成为自己心中不够心狠耽误孩子的坏人。
第三位妈妈
负疚的“罪人”
未经允许擅自将你带到这人世间,是妈妈天然的亏欠,孩子遭受的每一分痛苦和亏待,都是妈妈判给自己的罪。
C同学是一位让我感动又佩服的学生,他的妈妈也是位伟大的母亲。每次想到他们,我的心灵都会感受到震撼。
在那件事情发生之前,我会经常用C同学“学霸逆袭”的故事来鞭策新生们:在厦大数学系的时间表中坚持单词打卡一百多天,一天都不曾间断,很多时候都是凌晨1点多发记录给我。在奇砾的三个学习阶段都是逆袭出高分。阶段一,入读时,词汇量4000,考虑学生的学习潜力拔高难度,直接进入托福黄钻班。经过一个月的集训,成功达到黄钻结业的小目标阶段二,福州托福蓝钻就读期间,因为没有足够的学习和备考时间,课程被压缩,部分还是视频远程授课。但学完后首战直接破百,达成托福高分小目标阶段三,GRE学习阶段,和那些有过SAT学习考试经验的美本学生同班,又是入读基础弱,又是学完即考,达成GRE高分小目标……他是所有老师梦寐以求的学生!学习上,他聪明、勤奋、自律、坚持。言行谈吐上,能让人感受到他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温柔礼貌的品性。他的妈妈温柔可亲,一直给予我们老师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,全力配合我们所有的规划。可以说C同学的标化用比别人少一半的备考时间高效出分,老师的专业,他本人的聪明努力,家长的支持三者缺一不可。在他的所有标化考试出分后,我每次想起C同学,都会觉得他就是本秀。
然而,突然有一天,我们得知,那个孩子即使已经拿到所有的标化高分,拿到了全美前十的名校研究生录取通知书,也不能出国留学了。因为他不幸被检查出身患重病,情况严重,甚至会有生命危险。
开始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,我简直不敢置信,难过、担忧,甚至还有一股难以释怀的愧疚,想着:之前托福和GRE的辛苦学习备考,是否也在他的身体健康问题上压上了一根稻草?我当时完全不敢想象C同学妈妈的心情,她的愧疚、恐惧和懊悔应该万倍于我。精心教养二十年的孩子,那样的耀眼,未来拥有无限可能,突然遭受这样的苦难艰险。作为母亲,在这种时刻,一定是恨不得以身代之吧?或许还会怨恨自己,为什么要那么贪心?对孩子有那么多期待?只要他能健康平安,可以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。他可以不用多好,不要名校光环,只要他健康。
学生进行手术的时候,奇砾的老师们一起自发祈福,在那之后我都不敢去询问C同学妈妈手术的情况,安慰或问候都不敢,担心给这位母亲增添负累和忧思。后面才忍不住向介绍C同学来奇砾学习的C同学的阿姨打听结果。而这位阿姨那边反馈给我的关于C同学的目前状况,让我瞬间泪目,心灵震撼久久。在这个世界上,有这样温柔向阳的孩子,这样伟大的母亲,这样干净纯粹的信念,他的乐观和坚毅真的战胜了身体的疾病,也救赎了他母亲的灵魂!我希望看到这里的你,也能从中获得光。爱的力量,希望的力量,真的可以破去一切的浮华和悲伤。
病情稍微好一点,C同学始终想着读书
MOTHER'S DAY
是否孩子在这人世间遭受的每一分苦难和亏待,都是妈妈判给自己的罪,成倍的痛在心上?而这些痛,唯有坚韧的希望和纯粹的爱能弥平。
写在后面
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分享这些亲眼见证的故事。
希望看到这里的孩子,能够谅解母亲的不易。即便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,妈妈有不少的过错和错过,诸多的要求和啰嗦。愿孩子们能够感恩来自“愚人”、“坏人”、“罪人”的爱。毕竟,妈妈,也是一次做妈妈啊。
希望看到这里的妈妈们,在这个教育高度内卷的时代,也能稍稍放松一下自己,哪怕只是今天一天,放下惶恐、矛盾和负疚。您或许总是担心,孩子们未来无法在社会上体面又自由的生活,却忘记起初的您也只希望他/她平安健康就好,为此,您已经倾尽了所有。
母亲节,请所有的母亲们好好爱自己。